专注公司法律 
擅长公司法及股权疑难法律业务
查看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
股权激励陷阱知多少?

股权激励陷阱知多少?

内容介绍:
我们知道股权激励在股改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成功案例,但也不乏失败的企业,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坑•断章取义】【第二坑•激励疲软】 【第三坑•废纸一堆】【第四坑•暗流涌动】  

0.00
0.00
  

内容介绍:
我们知道股权激励在股改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成功案例,但也不乏失败的企业,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坑•断章取义】【第二坑•激励疲软】 【第三坑•废纸一堆】【第四坑•暗流涌动】  

导语:我们知道股权激励在股改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成功案例,但也不乏失败的企业,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坑•断章取义】

很多股改专家在长期的实践调研总结后,发现主要问题是:断章取义。

有些企业家道听途说了一些股改的好处和方法,就开始了自行探索之路,这就好比用纸糊了一个火箭,就想把自己的企业送上月球。

有些企业家参加一些学习,其中有些是专业公司的推广课,有些是新出道讲师的练手课,还有些是偷学了一些知识就复制出的培训课,而这些培训课很多只具备一些启发性,没有实操性。甚至有些只是碎片的摘录了部分股改理念,没有系统知识,更没有科学的工具做支撑,在学习完这样的内容后,很多企业家课后一激动就自己开始动手做,结果可想而知,不过是把纸飞机升级成了铁壳,根本不具备系统运作能力。

完整的股改包括股权布局、股权激励、股权管控三大部分,布局决定我们的企业将会去哪,激励决定我们的企业能做多大,管控决定我们企业能做多稳多久! 

【第二坑•激励疲软】 

为什么股改实施后,一年激动、两年平淡、三年疲软?

我们且不说怎么办?先看看我们是否了解股改过程的各个环节。

股改一般包括四个主要环节:调研,规划,实施,调整。 

对照来看,就可以发现,我们是缺失了调整环节,而这个环节应该在规划时就做好预处理。

股改从激动到疲软的过程,就是人性的周期性懒惰的过程,对于此“坑”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股改不是简单地分钱”,我们要知道,大多数人不是因为拥有财富而更努力,而是因为“付出太多”而珍惜,因此,我们要让员工不断地将人和钱都投入到企业,建立一套股权回流机制,这样才能不断地强化激励效果,锁住人才。 

【第三坑•废纸一堆】 

很多企业家都知道,股改不是一件小事,需要精心的布局规划,才能实施,因此选择了学习和咨询,然而最后做出来的方案却是废纸一堆,无法实施,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人是活的,方案是死的!

那还做什么方案呢?这其实不是做不做方案的问题,方案是一定要做的,只是我们需要一个能够随机应变的方案!企业在发展,人也在变化,方案就必须随之变化调整,因此,一套优质的股改方案就需要配置一套动态调整机制,以备应对变化!

可是很多企业家说难道那些培训机构和咨询机构就想不到吗? [不是!] 

那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呢? [太难,太烦!] 

一方面,因为这个动态调整机制需要咨询师具备多年时间的经验积累,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动态变化,没有时间积淀的咨询师根本没有能力帮助企业。

另一方面,现在的培训公司和咨询公司大多数都不愿意做长线服务,因为服务成本太高,而具体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必须起草一系列法律文件,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将方案的内容落到实处,需要很强的法律专业技能,复杂而烦琐,因此都是一锤子买卖,培训完,或交完方案就终止了服务。 

因此,我们在选择咨询服务时,一定要考察有法律专业技能的咨询师,最好直接找有股权激励经验的专业律师办理,在欧美、香港等公司股权激励比较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公司的股权激励通常是由专业律师帮助公司完成的。 

【第四坑•暗流涌动】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失去控制权被迫退出蒙牛集团,国美董事长黄光裕在狱中与经理人陈晓争夺控制权,真功夫创始人蔡达标在公司将要上市之前却遭遇牢狱之灾……

这些事件背后的核心都是股权问题,一个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股权问题,而我们中国大多数企业家对股权的风险管控知之甚少,最初做股改时大刀阔斧,但也给企业暗暗地埋下了隐形的炸弹,一旦触及关键,立刻引爆! 

对于此坑,最具隐蔽性,但其破坏性却可能最大,而且企业越大其爆炸力度也越大。为此,企业家出于安全考虑,应选择律师事务所做股权激励方案。显而易见,这样的方案对于法律风险管控是非常有利的!而大部分培训公司或者咨询公司在公司运营管理上没有企业家自己了解,在法律风险防范方面也并不专业,那么股改的激励作用无法凸显,不仅如此,被激励的骨干看透公司未来,自然对公司失去信心离开,这样的方案还真不如不做!

因此,一套科学合理系统有效的股改方案,需要把握好三大要素:高度(股权布局)、力度(股权激励)、尺度(股权管控)!